河北江源方舟律师事务所欢迎您!
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律师文集

市场化的律师产业

作者:李保中  来源:  浏览统计:   发布时间:2016-09-18

  律师产业生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同样要遵守市场规则,从市场的角度看律师产业的发展,其基本规律仍然是供需矛盾:需求决定供给,供给应当满足需求。律所和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也是商品,能否满足客户对法律的需求,决定了律所和律师的生存与发展。这样就有四个问题需要我们用心思考:谁需要法律服务?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?律所和律师能提供什么样的法律服务?你最擅长提供什么样的法律服务?

  第一部分 法律服务市场细分

  法律服务市场细分是客户对法律服务需求的细分,要解决的问题是:谁需要法律服务?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?

  “物有所值”的法律服务。为了案子,客户投资多少,回报如何,一定要有相应的投入和产出,这既是客户的客观需求,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。客户都是精明的,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它每花一分钱都要物有所值,花在律师身上的钱也不例外。完善的、精细的、解决实际问题的律服务,才是物有所值的法律服务,才是客户需要的法律服务。

  一、按实际需求分类,分为潜在客户和实际需求客户。

  1、潜在客户。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是潜在的法律需求客户。人们处在法制社会,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以法律为准则,不是人人都会经历诉讼,但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法律问题。一种是需要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,一种是需要了解法律或运用法律去避免法律纠纷,但不管是主动出击,还是被动防御,都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,律师就是生存在人们法律需求中的专家,所以律师是人们的必然选择。

  要抓住潜在客户,就要塑造律师所的品牌、需要传播和客户认同;就要塑造律师自身品牌、传播和认同。总括起来就是传播和认同。

  2、法律实际需求客户。这类客户在其行为当中必须依赖法律,依法办事,律师是其必然的选择。如何抓住这部分客户?靠的是沟通、实力和信赖。

  二、根据人们的行为领域分类,分为行业大客户和散客户。

  1、行业大客户。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,法律的规定也越来越细,需要法律的客户也越来越细化,这就决定了律师的法律服务也越来越细化、深化和专业化。行业细分为经济行为客户、行政行为客户、劳动关系行为客户、金融行业客户、涉外行为客户等各行业客户。对于这类大客户,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该行业,吃透该行业,扎根该行业,做该行业的法律专家,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解决该领域的实际法律问题,才会实际解决客户的专业法律纠纷,才能达到大客户的满意。

  2、散客户。散客户更多的集中在刑事行为、传统民事行为、一般行政纠纷里。对待散客户只能靠慕名而来,慕律师所之名,慕律师之名。散客户是可遇不可求的,而大客户必须是主动追求的。

  社会的行业太多,法律更是多如牛毛,单个律师所、单个律师不可能穷尽所有行业的法律法规,更不可能深入所有的行业做专家,扎根一个行业,吃透一个行业,做一个行业的专家,在一个行业里作出不俗的业绩已经是成功了,不求泛,不求多,只求专、精、不可被取代,让客户离不了。

  行业是立足和发展的根基,抓住一个行业做实了再去拓展其他的行业,这条路是稳健的,是有保障的。另一思路是大小通吃,什么都做,这样是没有标签的,是没有特长的,是浮躁的。

  第二部分 法律服务市场定位

  过去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是“搂草打兔子”,逮多少算多少,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灵了。专业分工的精细决定了法律服务的细化和深入。行为要依法,而行为领域不同,难易程度不同,繁简不同,性质不同,要求不同,这些都决定着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,决定了运用法律的律师对行为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水平与之相一致,法律服务与业务的相互渗透与结合,甚至是法律服务大有越业务之俎代业务之庖的倾向,专业化是法律服务的发展趋向。 在对行为进行分解、剖析、系统、归纳的基础上,深入了解行为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施,据此才能发现实际且具体的问题,才能在法律层面上制定适合的制度,以规范行为和防范风险,因此提供法律服务,要先看业务,再谈法律。

  一、律所的市场定位

  1、综合业务律师所。需要规模,需要各个领域独当一面的律师支撑。因为业务的综合发展需要更多的各个方面的优秀律师的组合与分工,因此要有规模。这种规模的形成不是靠滥竽充数,而是独当一面的优秀律师的支撑。不同的部门细化在各自的领域可以采取流水线作业。不同的部门原则上由律师所统筹,实际操作中采取首长负责制,主任相当于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,各部门负责人相当于部门经理,各部门自负盈亏。这种模式简称为公司制管理模式。

  2、专业领域律师所。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开拓者,一个业务分解成几个环节,需要不同的律师去负责不同的环节,最终大家共同协作完成同一件事。这种分工协作模式如同车间的流水线,需要集体的参与和分工合作去完成,这也是典型的企业实体的工作模式,简称生产企业的流水线作业模式。流水线作业适用的前提是业务必要的可分性,即这项业务可以分为几个环节,这样的业务多集中在非诉讼类法律事务,例如房地产业、上市公司的操作、融资业务、企业改制、项目法律调查等。

  3、拾荒者律师所。律师个人的单打独斗,一个人名气出去了,可以旱涝保收,但是整个律所不一定蒸蒸日上,可能会遭遇覆巢无完卵的结果。

  二、律师个人的市场定位

  1、律师个人的定位有两个决定因素:自己的特长和自己的社会优势资源。

  2、律师分类:刑事辩护律师、行政案件律师、经济纠纷律师、传统民事律师、家庭律师、涉外律师、医疗纠纷律师、劳动纠纷律师、金融律师、公司治理律师等。

  三、法律服务的定位

  1、法律服务形象定位:专业、严谨、忠实、负责。

  2、法律服务市场定位:为什么样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?中高端市场,需要法律服务的中高端群体。

  3、产品价格定位:价格定位要中高端。

  4、法律服务质量定位。————质量是生命

  5、法律服务项目量化定位。

  第三部分 法律服务市场推广

  一、法律服务的生产

  1、生产者:律师是律师产业的生产者和制造者。

  2、产品:法律服务。

  3、生产原料:是客户具体的法律需求。

  4、生产工艺和流程:是律师的提供法律服务步的步骤和规则。

  5、产品质量。质量就是力量,就是律所和律师的生命。

  二、法律服务的营销

  (一)律师事务所品牌的塑造

  传播:律所的形象、理念、精神、作风、特长。

  途径:口碑宣传、宣传材料的发放、普法宣传、办理法律讲座、建网站、上电视法制节目、参加公益活动、参加其他有一定影响的活动、行业活动联合等。

  (二)律师个人的品牌塑造

  A/营销渠道

  1、培养身边的经纪人

  2、客户的口碑相传

  3、客户的后续维护和开发

  4、亲戚朋友的传播

  5、参加相关活动

  6、其他

  B/营销策略

  律师与客户的沟通互动。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,律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有三个层面:一是法律沟通;二是心理沟通;三是道义沟通。

  具体沟通操作如下:

  第一、法律沟通。

  线性逻辑分析流程:倾听案情简介——定性法律关系------确定权利义务------落实事实依据------讲解举证责任———搜集法律依据------设计诉讼方案。

  第二、心理沟通。客户是投资人,每个投资人都想要一个满意的结果,律师不让客户满意,那么客户的投资就不会交到律师的手中。对结果的肯定是客户选择律师的最关键因素之一,因此有的律师向客户承诺办案结果,客户得到律师的承诺,像是吃了颗定心丸,尽管这颗定心丸并未咽下去,但希望总能给人短暂的心绪平静,尽管这个希望只是纸上谈兵或是欺骗。这反映的是客户的心理状态:一旦遇到官司,就像落水一样,拼命挣扎,哪怕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。这不是虚荣,也不是自欺欺人,客户需要的是希望、安慰和精神寄托。谁能给客户这些,谁就可能赢得客户。所以从更深层次的心理角度分析,律师与客户之间的谈判其本质是心理辅导。而与客户进行心理沟通绝非纸上谈兵,一切的成果都是做出来的,要付诸行动。行动量化分解为:沟通的方式、语言的表达、对客户心理状态的把握、对客户目的的揣摩,对客户的诉讼目的的预测、引导、肯定、方案、步骤以及对其心理预期的满足、在诉讼过程中的沟通等。

  第三、道义沟通。更深一步超出法律和心理层面的公平和正义的沟通。可以不谈具体的法律纠纷,而是对社会事件做道义上的评价,在客户心理树立公平正义的律师形象,这样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。信赖是一种美德,是良好合作的基础。

  C/形象设计

  1、职业化形象设计

  1)律师的外表形象设计

  2)律师的办公场所形象设计

  3)律师日常的法律思维、用语、行为方式的形象设计

  2、律师专业化形象设计

  律师的市场定位,要突出自己的专业化领域,而且要定位专业领域中的层次群体。

  1)在名称上要向受众表明自己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专业律师;

  2)要在专业领域有过人的造诣,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;

  3)服务的对象针对这个行业中的中高端客户群体。

  3、律师执业水平设计

  4、律师道德水平设计

  (三)产品的品牌塑造

  1、产品形象定位:专业、严谨、忠实、负责。

  2、产品的市场定位:中高端市场,需要法律服务的中高端群体。

  3、产品价格定位:价格定位要中高端。

  4、产品的服务项目定位

  5、产品质量标准

  服务标准:让客户满意

  6、严谨、规范的律师办案流程

  第四部分 结束语

  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是一个过程,而不是单纯的结果输赢,对这个过程的量化分解显得尤为重要。有的案件结果可能并不理想,但是律师的服务过程征服了客户,赢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可,同样是律师的成功。在市场化的今天,我们并不是要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,而是为了律师更广阔的展现风采。